主题报告 | 高峰: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95期
导读
11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和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金融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系列(第3期)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做题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题报告。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唐啸,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陆利平就这一话题先后展开研讨。本次沙龙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宋科主持。
沙龙第一单元
沙龙第一单元,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做主题报告分享。
以下为报告全文:
报告以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为视角,从三个层面探讨如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一是中国银行业转型战略新格局及其发展路径;二是业务经营模式、数据科技以及科技人才三者如何有机结合;三是伴随着数字技术驱动数字化转型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风险。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银行高质量发展更要充分融入到新发展格局。十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银行业不断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可得性和满意度都相应得到了提升。01
需要重新认知银行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数字化转型
1.为什么银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更充分地融入新发展格局?
数字化转型要服务实体经济。与前次更聚焦C端的金融科技浪潮不同,本次数字化转浪潮中,数据要素驱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重点在产业端,侧重于打造产业链端对端新优势,创新普惠金融,为B端客户打造C端体验。
数字化转型要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创新零售银行的变革,重点在客户极致体验,只有客户极致体验才能驱动流程变革和价值创造,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数字化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银行业高质量发展对中小银行尤为重要,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虽然艰难,但却是必经之路。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重点是重构商业银行发展逻辑和发展模式,同时,也要防范数字经济带来新的金融风险。
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驱动银行变革。从银行自身变革来讲,数字技术驱动的魅力在于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飞跃,从信息化到数字化不仅仅是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更重要的是理顺内部的生产关系。关于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很多人聚焦在理顺从上到下的内部流程,其实应更多注重从应用层、中间层到底层核心技术的变革。
2.如何评价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成效?
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新的发展引擎,全面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金融力量。数字金融不仅为银行金融机构带来效率、成本、安全、数据方面的改善,同时帮助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很多场景中实现业务落地。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持续的数字化投入,银行需要建立一套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价值评价模型。基于此,中国银行业协会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牵头开展了《银行数字化转型投入有效性评价》课题研究,形成了投入绩效的“RIVER”模型,RIVER取自数字化转型效果的五个评价维度,从监管、股东、高管、客户等视角出发,体现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应该包含的社会责任、创新及竞争力、价值创造、发展潜力、风险及安全等特点。
社会责任(Responsibility):企业社会责任是治理层、股东、监管机构不可忽视的核心价值之一,目前银行重点关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三农”三个方面。
创新及竞争力(Innovation):创新体现在业务模式、服务模式、产品体系方面。竞争力包括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价值创造(Value):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法人,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但在数字经济中,价值创造不仅限于此,更体现在为社会、为员工创造相应的价值。
发展潜力(Edge):数字技术发展迅速,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迅速迭代。为了保持持续竞争力,银行必须进行领先的技术布局,面向未来储备技术人才和能力,探索业务创新的新领域。
风险及安全(Risk):安全性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前沿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减少信息不对称性、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增强银行安全性的目标。
3.以数字化思维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各家银行推进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是否具备数字化的思维,体现在对客户、渠道、产品、运营、风控、平台等是否改变传统银行经营模式,以数字化的思维创新推进。
在客户服务划分上,传统银行按照金融资产的多少来划分,这在今天看来是落后的,其实更多新增长来自于长尾客户端。如何在长尾客户端发现金矿,这需要打造新的标签、画像、模型。因为一家银行95%以上都是属于长尾客户,长尾客户对提升新的增长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很多互联网银行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无论是长尾客户的财富管理还是数字信贷,都与传统银行完全不同。我们也曾尝试在长尾客户中关注主要标签,重点关注这个客户是否做过按揭而提前还贷了,买了理财产品而提前赎回了,以及客户其他的消费轨迹,比如信用卡刷卡金额很多,提前还房贷等,可能在这家银行是长尾客户,但却是潜在的VIP客户,我们要找到适合客户的标签和画像,这就是数字化思维。
关于渠道方面,如今各家银行加大线上化服务已达成共识,但同时也要注意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渠道协同,不能形成“渠道孤岛”,否则客户体验不好。产品的定制化是针对不同的客群、渠道、场景来设定产品。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已经在智能化风控方面有了明显的应用;在数字化运营方面,有可能利用元宇宙技术实现线上数字员工对于机器人的替代。数据资产化强调数据价值和贡献,尤其是数据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如何计价衡量,是否可以作为第四张资产负债表来入表已经摆上了日程。生态平台化更加强调场景生态,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第二增长曲线主要来自于场景,通过场景来激活存量,现在开放银行应该说是审慎发展的最好时机。
02
如何提升银行数字化能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指导意见》提出了具体工作目标,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要初见成效,也就是在这三年时间里,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广泛普及,基于数据资产和数字化技术的金融创新有序实践,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明显增强,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疫情加速了线上化、智能化和平台化,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除了产品和服务数字化之外,银行数字化的经营管理体系也要基本建成,尤其是数据治理要更加健全,科技能力要大幅提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水平要得到全面加强。
一是数字化战略。战略的重点是业务发展目标,实施路径主要是业务发展的路径,组织推动主要体现在考核机制,协同机制是内部各个部门横向纵向之间制定的数字化转型KPI指标,包括数字化转型不同项目的评估。二是业务发展路径。首先是产业数字金融,其次是零售银行和金融市场,除了三大主营业务之外,这次把数字化运营和相关的平台生态放在重要位置,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就要与第三方合作,考虑到金融场景生态建设,把生态、运营及智能风控统筹考虑。三是数据应用能力。数字化转型难点在于数据治理和应用能力,包括数据治理体系是否完善,数据管理、数据质量、数据服务、数据生命周期、元数据、数据模型及数据伦理道德等。四是科技支撑能力。要加强自身科技能力建设。提高科技架构支撑能力,推进传统架构向分布式架构转型,加快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创新技术的前台应用。五是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风险。除常规的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之外,还重点提出了战略风险以及服务外包风险、模型算法风险、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等。六是数字化人才。鼓励选聘具有科技背景的专业人才进入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注重引进和培养金融、科技、数据复合型人才,重点关注数据治理、架构设计、模型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专业领域。
1.转型战略重在业务与技术融合
数字化转型的逻辑准确来说应该是业务先行,科技随后。不懂业务的转型战略是行不通的。在业务战略里,要密切关注差异化战略,只有差异化战略才能在市场上寻找新增长曲线和成长空间。
大型银行全面做强。金融科技方面投入最多,大部分国有大行在金融科技战略上有详细的规划,并且不局限于一个领域,通常是在多个方面同时进行金融科技部署,聚焦于数字安全保护、全栈系统的信创改造和金融云建设方面,推动例如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与数字人民币和智慧生态等多种金融科技相关业务发展。股份制银行实施差异化市场定位。股份制银行的差异化定位比较明显,以特色化经营的业务模式,利用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小银行建立审慎经营文化。合理确定经营半径,立足本地,不断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总体而言,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互联网银行数字化能力明显较强,国有银行网点智慧化转型和线上布局基本完成;互联网银行则由于具有互联网基因,所以数字化相关的科技和人员占比都超过50%。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整体规划,科技基础设施的自主能力也较弱,数据较少且质量不高,数据治理困难,引进第三方科技也会带来一些风险隐患,因此银保监会鼓励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输出科技能力。
2.转型路径体现在业务与经营数字化
各家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不同,和银行成长周期有很大关系,也和银行自身的定位有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提出“坚持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这就要求金融活动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目标,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全力以赴推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上,增强金融工作的人民性。金融科技也要进一步通过场景嵌入到有关的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像产业数字金融、小微金融、农村金融、乡村振兴、绿色金融等,这些场景都需要一些新技术。
这里重点是产业数字金融,去年底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尤其提到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这两者要协同并进。而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起到纽带作用和共振作用,因而对这两侧影响都很大。数字化转型进入了深水区,十年前就开始了消费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如今在C端或者平台端,大家比拼的是数字化运营能力,无论是企业微信、私域流量还是APP都属于数字化运营能力。
今年上半年,10家股份制银行的营收出现“八升两降”现象。分析发现,在上半年的业绩中,供应链金融起到很大作用,例如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同比增长平均都在两位数以上,供应链金融融资金额大幅增长,达到三四千亿,同比增长50%以上,有些涉及普惠、农村和绿色金融领域。数字技术驱动下的数字化和金融以及产业相互融合,为银行对公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
产业数字金融是以核心企业为依托,结合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为产业链中的各个成员提供数据交换,以及灵活的融资解决方案。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公司贸易金融属于1.0阶段,上下游企业供应链金融是2.0阶段,如今的产业金融属于3.0阶段。
如何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有四方面的建议:一是加强顶层制度安排。深化产融合作,健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总结推广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的经验,推动产融合作政策与实务研究。二是着力打造数字信用基础设施。包括数据真实可靠、数据融合、数据验证,金融机构与产业互联网的技术对接标准,明确治理的权责划分。三是场景聚合与生态对接。选择适合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先行先试,推进产业数字化、线上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四是变革风控模式。创新整体评估、授信、监测、管控,在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中,加强金融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能力。
产业数字金融依托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让产业链上下游信息数据的全透明、全上链保真难篡改;资产情况的全穿透、实时追踪一手数据可获取;潜在风险的实时监控提前预警。数字技术在产业链上的大规模应用,让金融机构看得清、管得住资产,显著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风险成本,未来有望如消费金融领域一样,帮助众多中小微企业获得普惠金融服务,从而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中银协在这方面也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并与信通院技术方深层次合作,发布了业界首个5G+物联网智能金融应用标准TR/CBA104-2022《集成了5G与物联网的抵质押物管理技术方案》。该文件是首个5G+物联网智能金融应用领域的标准化文件,对推动5G+物联网智能金融应用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代表了5G时代智慧金融应用的最前沿研究成果。该标准化文件聚焦银行抵质押物风控管理应用场景,针对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信息不对称问题,集成5G与物联网的方案实现对抵质押物的实时动态管理,能够有效提升银行风控管理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疫情催生的远程银行新业态。远程银行可以提供线上极致的客户体验,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可以提供7×24小时全时全域的金融服务;二是有温度的“人+机”服务;三是全媒体、全场景的介入;四是更加适合于开放银行的场景应用。
远程银行成为零售银行数字化转型“突破口”。数字技术赋能远程银行,尤其是数字化的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因为远程银行作为线上金融服务的重要入口,维系着客户关系,也是众多服务渠道的连接枢纽,拥有海量的客户交互数据,所以更加便利用科技来赋能数字化建设。
第一,推进业务的智能化。这里面尤其涉及智能语音导航、声纹智能核身、智能质检以及智能机器人的人机协同,还有智能化的知识管理,这些智能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进和应用。近几年智能技术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第二,推进业务的数据化。远程银行积极搭建文字、图片,包括音频、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存储平台,着力提升数据收集和治理能力,以数据来驱动自身的运营。
第三,推进渠道的融合化、一体化。通过渠道整合和创新,远程银行进一步打通了电话、App、微信、短信等多媒体的渠道入口,同时引入5G可视音视频电话模式,这些新技术推动了远程银行的快速发展。
远程银行重点解决了当下疫情状态下的服务,很多银行网点客户很少,客户都在线上办理业务,于是银行把线下业务搬到空中,利用空中营业厅为客户服务,这些背后需要数字化转型,首先是数据是否能够支撑服务和经营能力,手机APP端能否给客户极致体验,移动端手机银行是否进行经常的迭代更新,有没有线上场景,智能化的深度的财务顾问的能力以及风险合规问题,线上和线下的风控逻辑是不一样的。
远程银行除了在财富管理方面有一套较好的方法论,在消费信贷和互联网贷款方面也有线上化、智能化的流程,通过模型、算法、风控等数字技术赋能。新技术在数字化运营端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图像文字转成文本技术(OCR)、机器学习、数字员工等应用越来越多。
数字化运营应用典型场景是函证数字化服务平台。在银保监会和财政部指导下,中银协牵头建设银行函证区块链服务平台,并于2020年12月对外发布。函证平台使用数字化手段解决了传统函证存在的多方面问题,实现银行函证业务的三大目标:
一是通过数字化方式实现业务高效。函证平台由传统函证一对一手工线下办理,转变为全流程线上流转办理,实现了自动化回函,函证状态全程可跟踪,业务效率大幅提高。截至 2022 年8月31日,平台已累计技术接入银行业金融机构40家、会计师事务所135家;累计处理函证4286封,回函率98.4%;银行平均处理时长2天10小时,相较于传统线下纸质函证5至15天的业务办理时长,优势明显。
二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可信。函证平台实现了函证信息分布式区块链节点存储,可回溯且不可篡改,可防范数据错漏和舞弊风险,大幅提高函证可信度;注重用户间信息隔离,不保留函证业务敏感数据信息,仅保留函证流转信息,有效防范信息泄露和确保信息安全。
三是通过状态管理实现流程规范。函证平台在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加强机构内部控制,降低操作风险、技术风险及声誉风险,建设社会诚信信用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21年,函证平台成功入选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办公厅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组织评选的“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
3.科技创新与安全应用
银行机构应加强自身科技能力建设。一是加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弹性供给,提高基础设施资源弹性和持续供给能力,推进数据中心绿色转型。二是提高科技架构支撑能力,推进传统架构向分布式架构转型,加快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创新技术的前台应用。三是推动科技管理敏捷转型,建立能够快速响应需求的敏捷研发运维体系,通过精益生产管理方法,提高复杂技术工程的管理能力。四是坚持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原则,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强技术供应链安全管理。
如今中小银行科技创新与安全应用,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技术架构无法支撑业务发展。银行针对具体某个技术条线、业务产品线在技术架构选择中难度不大,但是数字化转型对银行全业务、全体系、全流程的整体升级迭代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判断和规划。二是难以支撑完整数字化体系建设的成本。部分中小银行自身的产品范围,经营范围相对有限,但按照监管要求,自身的前中后台管控系统必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部分都是通过合作厂商实施。因此,银保监会鼓励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
4.数据治理与应用能力
数据治理首先要满足于监管,但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度推进,数据质量影响了数字化转型进程。《指导意见》中重点提到要健全数据治理体系,制定大数据发展战略,深化数据在全场景、全业务方面的应用。目前的数据治理主要的问题是与业务结合不够紧密,以及缺少数据治理方面的人才。
银行业数据治理的发展历程中,第一阶段重点是为了满足监管需要,第二阶段要满足数字化转型业务发展的需要,第三阶段要树立数据资产意识,构建数据资产的管理体系。2018年银保监会发布有关数据治理方面的指引,这几年在数据治理包括监管数据报送方面,各家银行按照监管要求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是数据治理,另一方面是数据应用。去年的《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办法》特别强调,要将数据治理纳入到商业银行风险监管评价指标体系中。人民银行也发布了《金融业数据能力建设指引》,强调在多方面加强数据能力建设。
5.数字化转型风险防范能力
数字化转型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各项风险都应该纳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如何避免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风险,取决于对数字化能力边界的认知,应该用数字化的观念来解决问题。数字化转型千头万绪,到底从哪里着手?数字化能够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什么?数字化转型是业务驱动还是科技驱动?数字化转型如何评价?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对数字化转型风险防范能力的判断。
加快建设与数字化转型相匹配的风险控制体系。一是监管首次提出“企业级的风险管理平台”的概念。所谓企业级的风险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对全行风险的集中化统一化管理,符合监管对于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而国内银行的现状,模型管理多限于各业务部门之内;部门之间对于模型细节的交流和分享相对较少。二是监管首次要求将“规则、策略、模型、算法” 进行集中的统一管理。任何对银行业务会产生风险的元素,都需要考虑进与数字化转型相匹配的风险控制体系。对模型开发、验证、部署、评价、退出进行全流程管理。国内的现状是,由于前期模型验证工作的缺失,很多模型未经验证就已然部署上线;在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里,模型是需要通过“验证”才能“部署”的,“验证”并非可有可无的环节。三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各类风险管理系统,将数字化风控工具嵌入业务流程,提升风险监测预警智能化水平。
数字化转型的全面风险管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战略风险管理。确保数字化转型战略和实施进程与自身的经营发展需要、技术实力、风险控制能力相匹配。明确数字化转型战略与银行机构的风险偏好,守住风险底线。二是加强操作风险及外包风险管理。在与第三方进行合作的过程中,要注意集中度风险和供应链是否可持续的风险,要做好业务连续性和应急管理,坚持核心能力不外包的原则,强化对外包科技公司合作的准入管理,制定评估、建设、预警和退出管理办法。三是防范模型和算法风险。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充足性进行交叉性验证和定期评估,确保模型的可解释性和可审计性。防止算法歧视。四是强化网络安全,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构建技术安全防护体系。
6.大力引进和培养数字化人才
前面五个核心能力能否提升的关键在于数字化人才,重点是懂金融、懂科技、懂数据的复合型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的人才建设支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放在了一起,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新优势,在《指导意见》中强调,选聘科技背景人才进入管理层,要注重数据治理、架构设计、大数据、人工智能、模型算法、网络安全等领域方面的人才,同时提到强化数字化运营人才,提高金融生态的经营能力,强化对金融科技领军人才的激励奖励。
今年7月,人社部公示的新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标注了数字职业,其中包含“金融科技专业人员”,“金融科技师”由此成为新职业。中国银行业协会自2019年以来率先推出金融科技师(CFT)培训项目,整合各方资源,为行业培养懂业务、懂技术、懂产品并坚持合规底线的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金融科技师的核心课程要点在于培养商业银行数字化人才,需要内部有完善的评价机制,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培训平台,构建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格局。
总之,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必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除了刚才讲的对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贡献之外,还对标了国外银行。国外银行十年前开启了数字化转型征程,十年来有些东西可以吸收,但更需要我们自身的强大。尤其是在自主可控核心技术方面、数据治理能力方面以及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方面,都能够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以金融力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设计特色化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
沙龙第二单元
沙龙第二单元,各位专家学者从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和要点、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如何辩证地看待科技与数据的关系以及数字化转型的作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唐啸针对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和要点分享了三个方面的心得体会:一是要深入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融入数字经济的新浪潮。要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在当前国家整体布局中的定位:
1. 数字经济为时代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预计2025年时,整体数字经济规模将会突破64万亿。
2.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和技术为关键要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促进全社会范围内数据的互联互通。
3. 数字经济目前进入了“四化”发展新阶段,是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下的新经济形态。
二是紧抓金融科技发展新趋势,加快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可以归纳为三个融合:
1. 技术和技术的融合,各种先进技术的叠加复用,相互渗透产生的融合,比如大数据技术融合了隐私计算技术,可以进一步扩大金融数据分析应用的外延,强化各金融机构、政务平台数据要素的联动。
2. 技术和业务的融合,通过把技术运用到金融业务中,推动金融业务创新,降低运营和风控成本,提升业务效率。
3. 金融场景和非金融场景的融合,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建设。
三是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扎实推动数字中国的建设战略。中银金科肩负着中银集团“引入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对接新场景”的战略使命,在助力金融机构、赋能政府机构、服务B端企业、探索研究新技术的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强化金融科技赋能,践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需要着重考虑三个问题:
第一,数字化的核心目的是要解决怎样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因为实体经济已经高度数字化了,银行不数字化就服务不好数字经济,而且金融又要依靠实体获得回报的,长期来看没有数字化能力的银行也是没有生存能力的银行。
第二,不同的银行数字化的目标和路径是不同的。在符合银保监会指导意见的基础上,银行数字化一定是有差异化的数字化,大行小行有差异,而且提供服务的供给市场结构也是多元化、多层次的,这样才能满足多元化、差异化的需要。
第三,对银行有一个所谓整体的理念,不如抓重点工作。重点包括:(1)场景端,怎么获客,场景既有自己经营的,也有和其他人合作的,这是用户获取和价值开发的能力。(2)资产端,去发现好的客户,怎么去对客户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和定价。(3)数据底层能力,数据部门应该和科技部门一样对前台要进行派驻。总体上,对银行数字化的认识和重视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一个必然趋势,但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探索。建议展望方向时抓住几个重点,至少把业务层面银行最核心的部分先跑起来,由此带动整个形态的转化,这个过程中肯定还涉及到银行网点的转型,内部组织管理架构的调整,这些过程是业务发展之后带动其它调整,不断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陆利平表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探索最优的金融结构,辩证地看待科技与数据的关系以及数字化转型的作用:
首先,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业结构,这是一个仍需探讨的话题,现在有四千多家银行,其中多数为数字化转型较困难的农商行和村镇银行,加之数字化对于贷款等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有限,所以银行业务中有多少可以被数字化、中小银行的市场多大程度上会被大银行侵蚀等问题还需更深入的学术研究;
其次,要辩证地看待科技与数据的关系,科技和数据不完全一致,银行可以做科技投资,但数据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具有极强的外部性,由单个银行完成效率很低,需要政府政策支持,而政策的出台虽然使数据使用和产权保护逐渐规范,但也对依赖数据的产业形成许多限制,现在的业务模式可能因为对数据保护不当而难以持久;
最后,要辩证地看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数字化能够大幅度提高银行业务的效率,对其长远发展非常重要,然而在数字化热情和追捧之下的投资,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效的?是否有过度投资、重复投资带来的资源浪费?如何合理调控并提高数字化转型投资效率?这是值得学术界和政策制定机构思考的问题。
活动策划:朱霜霜 闵文文
观点整理:王文姝 任堉秸 潘颖颖 涂佳音
媒体直播:贺平
版面编辑|曹涵琦
责任编辑|李锦璇、蒋旭
总监制|朱霜霜
近期热文